{{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設定健康的關係界線

編|Omake Taiwan

你有聽過「界線」Boundary 嗎?如今「界線」已成為一個流行詞,所謂的「關係界線」話題在社群媒體上層出不窮,但跟其他的流行詞彙比起來,「界線」並非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流行語。在忙碌的社交生活中,設定良好的「界線」可以在為自己提供安全感的同時,也為他人提供可以依靠的期望。想知道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關係界線」嗎?那就一起來了解「界限」Boundary 是什麼吧!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界線,清楚的關係界線設定可以讓我們在身心上感到安全。
 

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專注在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界線設定創造明確的期望和責任來促進關係的改善與成長。這些界線可以是情感上的、身體上的或心理上。可以將界限想像成一條劃在沙子上的線,用來區分你認為可以接受與無法接受的行為。所以到底什麼是界線?

然而,設定界線並不容易,許多人甚至不清楚什麼時候需要設定界線。因為我們會擔心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會不會造成對方的不諒解,或是當設立了界線後,關係是否會變質。但實際上,建立良好的長期界限設定策略,不僅能在當下保護自己,還能隨著時間建立更長久的關係,以及與他人更深層的連結。

健康的關係界線有助於:

  • 鼓勵自主思考並減少相互依賴的習慣。
  • 設立與他人互動時的合理期望。
  • 讓個人感受到賦權和自尊。
  • 確保您的身體和情感舒適。
  • 確立關係中個人的責任。
  • 將您的需求、想法和感受與他人的區分開來。


界線 = 你在關係中設定的限制和規則
 

如果你在關係中經常感到不知所措、過度勞累、不舒服、怨恨和焦慮,那麼你可能就是在人際關係中沒有設立出很好的界線。例如:你在某位同事身邊常常感到不太自在,你對家人的來電顯示常常感到焦慮不耐,等等。這些看似平凡卻伴隨著不適的日常瑣事都在告訴你,你目前在這個生活的領域中也許缺乏界線。

界線有多種形式,以下是幾種在關係中較常見的界線類型:

  • 身體界線:尊重個人空間和身體需求,例如觸摸(親吻、擁抱、依偎等)。
  • 情感界限:尊重個人的內心世界,包括私人的感受與想法。
  • 性別界線:尊重個人對於性別的認同,與性行為的接受程度。
  • 時間界線:考慮個人的日程安排,工作時間與空閒時間的分配。
  • 靈性界限:尊重個人的信仰、宗教習俗和任何潛在的精神寄託。
  • 財務界限:尊重個人的財務支出和儲蓄習慣,並在適當的情況下維護其財務隱私。
  • 文化界限:考慮個人的生長背景、習俗、傳統和世代差異。

如何設定和維持界線?

雖然界線的設定通常越早設定會越好,但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直到我們更加了解彼此之前,我們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需要某種限制。例如,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同事在工作時經常分散您的注意力,或是伴侶對你的興趣似乎控制欲太強等等。

無論是浪漫關係、朋友關係或是同事關係,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就很難滿足你的需求,但建立健康的規則和限制可以在任何階段幫助你加強關係的連結與穩定,因此試著自我反思個人價值觀和信念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你可以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 我在一個關係中最重視的部分是?
  • 哪些行為會讓我感到困擾?
  • 別人的哪些特質是會讓我欣賞的?
  • 哪些物質對我來說最重要?
  • 我喜歡如何度過我的私人時間?
  • 什麼可以讓我感到滿足?

透過更徹底地了解自己,你可以想像你需要的界限類型。思考別人給你的感受以及透過與他人互動,也可以幫助你確定必要的界線。如果你很重視個人的獨立性,那麼你可以開始和合作夥伴之間制定財務規則。如果隱私對你工作的生產力有關,那麼可以與經常闖入你私人工作空間的同事設定實體界限。

評估自己對某人的感覺:

  • 對方是否開了讓您感到不被尊重的玩笑或評論?
  • 他們是否做了任何讓您身體不舒服或不安全的事情,例如生氣時會提高音量?
  • 您是否感到有壓力去做一些與您的價值觀不符的事情?
  • 您是否因對方對您的要求或期望而感到不知所措?
  • 你是否覺得他們侵犯了你的控制權或讓你感到低人一等?

了解如何有效地向他人傳達您的需求非常重要。模稜兩可的要求會讓人更難理解和尊重你的邊界。因此,在要求設定界線時請不要害羞,要誠實的與對方討論你的需求,以及詢問這是否與他們需要或想要的東西相衝突。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個人都有責任將這些感受轉化為語言以便被理解。關心別人對我們的言語和行為的感受和反應是正常的,但是要記得,你不需要對其他人對你自我所設定的邊界反應負責,同時,也不該別讓別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例如,當你向你的戀人要求更多的「自我時間」後,對方可能會表示感到不安,而你可能也會出現內疚或自私的感受。但這個界線的設定並不是因為你不喜歡一起相處的時間,而是你想要一些獨處的時間來追求自己的個人嗜好。

因此不要對於自己有界線的需求而感到內疚,同理,也不要覺得對方必須無條件地同意你要求的界線。在良好的溝通下,有意識地並持續實踐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在信任、尊重和開放溝通基礎上維持更加良好的關係。 

畢竟我們是人,有時就是會犯錯。親密伴侶可能會在無意中闖入彼此的私人界線,朋友們也會在無意間踩到各自的雷點,但如果是在良好的界線設定基礎下,偶發的狀況反而可能是讓感情升溫的契機。

健康的關係界線是有討論空間的,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流動而變化。經過時間來觀察和調整練習,提醒自己要隨機應變,花點時間想想自己「現在」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界線,你對於設定和遵守界線將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今天,就開始有意識的設定健康的關係界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