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喜馬拉雅頌缽的秘密
編|Omake Taiwan
西藏頌缽是一種在敲擊時會產生振動並發出豐富、深沉音調的缽,統稱為頌缽或喜馬拉雅缽。在公元前 560 年至 480 年時便已有使用頌缽的紀錄,最一開始,頌缽僅是缽,是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作為碗來使用的日常物件,這個金屬製的缽在傳到西藏以及尼泊爾地區後,漸漸的變成佛教憎侶修行物件,憎侶們在修行時開始會使用頌缽發出的聲音與震動共鳴來幫助追求更深層的冥想。
▲ 隨身攜帶缽的佛教憎侶們(圖片來源:Wikipedia)
傳統的頌缽通常由青銅合金製成,青銅合金是由銅、鐵、金、銀、鋅、鎳和錫等七種不同的金屬製成,而手工的頌缽在透過反覆錘打調音後,因為缽體的厚薄不一,會產生出令人放鬆的多層次低頻聲。目前除了廣為人知的西藏頌缽外,還有尼泊爾頌缽、日本頌缽、孟加拉頌缽和水晶缽,水晶缽是較當代的產物,由玻璃製成,聲音精準但沒有手工缽的梵音。
▲ 水晶缽(圖片來源:pinterest)
雖然頌缽被稱為「西藏」頌缽,且被認為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但頌缽的真正起源和原始功能仍然存在著爭議。但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時,人們開始將這些碗進口到北美和歐洲,漸漸的頌缽已經成為聲音療癒中最常見的樂器。聲音療癒是利用「共振」原理,將不同大小的頌缽與其他樂器組合搭配出不同的聲音和頻率,在各種聲音的包圍中,使身體進入放鬆的狀態,以達到身心療癒的效果。
▲ 不同材質和大小的缽(圖片來源:pinterest)
聲音是最強大的媒介之一,因為它可以將人類的精神帶入不同的意識狀態。聆聽缽聲的益處可能與古老的聲音療法有關。聲音療法經常被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所使用,它包括脈衝聲音、拍手、擊鼓和唱歌,用於儀式、精神和健康目的。頌缽也經常用於聲音療癒的冥想體驗,音療師會幫助人們在聆聽共振聲音的同時進行冥想。
▲ 頌缽聲音在水上產生的波紋(圖片來源:pinterest)
除了傳統的冥想用途外,西藏頌缽還用於深度放鬆和緩解疼痛等功能。當我們在西藏缽或鑼的聲音中放鬆時,我們的注意力會提高,因而讓情緒的緊張和堵塞得到緩解,聲音及其振動也可以改善精神或情緒上的痛苦,例如自尊心低落、憂慮、恐懼、憤怒、焦慮、憂鬱、失眠等。
雖然西藏頌缽在現代常常被用於療癒的目的,多數曾接受聲音療癒的人也皆確實表示頌缽的聲音能讓他們感覺更放鬆,但是目前沒有確切的科學研究指出頌缽跟治療有絕對的關係,因此沒有明確的科學根據可以證明頌缽的療效。當然使用西藏頌缽是安全的,但如果你有以下狀況,在使用頌缽療癒前還是建議諮詢專業人士喔!
▲ 正在進行頌缽音療(圖片來源:Pinterest)
西藏頌缽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已經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身心靈的療癒上,一些研究確實表明,頌缽的聲音得確可以增強冥想的深度和幫助呼吸的平穩,雖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支持其作為治療壓力、焦慮和其他問題的用途,但無論如何,能夠在一個舒適又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聆聽專業音療師所演奏的音樂當然也是一種可以放鬆心情的好方法,建議大家有機會都可以體驗看看喔!
參考資料:
Omake Taiwan / 實體店
營業時間:五六日 12:00 - 20:00
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239巷20號1樓
Contact Us
烏金金有限公司 / 94243753
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239巷20號1樓
wujinjinco@gmail.com
2022 © OMAKE TAIWAN